發(fā)布時間:2025-06-29
瀏覽次數(shù):2041
?火鍋通常是指用來燙煮食物的容器,最早是泥罐、瓦罐,再后來是銅鼎、鐵鍋及至現(xiàn)在的不銹鋼等。不過,現(xiàn)代人們只是指一種燙涮的飲食方式
??火鍋古稱“骨董羹",因投料入沸水時發(fā)出的“咕咚“聲而得名?;疱伿俏覈湃霜殑?chuàng)的美食,其歷史源遠流長,在唐代就已經(jīng)很流行了。"火鍋"在全國盛興起來是18世紀末的事情了。乾隆年間,乾隆曾幾次到江南,因為乾隆皇帝喜歡飲酒做詩吃火鍋,所到之處,人們都為他的隨行官員們準備了火鍋。自此以后,南北各地火鍋都極盛行。清朝慶皇帝登基大典時,曾舉辦過盛大的火鍋宴會,名為"千叟宴",所用的火鍋多達1500余個,其規(guī)??胺Q登峰造極、令人驚嘆!不過,更令人嘆為觀止的則是公元2004年10月在重慶舉辦的首屆國際火鍋節(jié),據(jù)說那次在重慶南濱路主會場擺下2000余張桌子,有多達幾萬人同時享用火鍋,其陣勢、其規(guī)模、其熱鬧恐怕當今世界再沒有可比的了。
二、火鍋發(fā)源在什么地方?
??有故事說,火鍋的出現(xiàn)源于一個粗心的原始人偶然將生吃的肉塊掉進滾開的水里,當他正在為吃到嘴邊的肉突然掉了而遺憾的時候,鍋中濃濃的肉香直竄入鼻孔,從此以后,他凡是有肉便把它們投入"火鍋"中涮而食之。于是,這個人便成了火鍋的發(fā)明者。據(jù)說,這個人是當時北方游牧民族中的一員。當然,傳說歸傳說,但是火鍋發(fā)源于中國的北方是毫無疑義的。首先,中華文明發(fā)源于黃河流域,古時那里非常寒冷,人們御寒必須用火;其次,當時的原始人(古人)主要是以漁獵為主,煮熟了吃,比茹毛飲血更能增加體力、能量,能增長智慧。大約在一萬年前,我們的老祖宗發(fā)明了最早的容器-陶制的鼎,那可是非常大的鍋子。在當時,只要是能吃的東西(主要是肉類),都通通丟入鼎中,然后底部生火,讓食物煮熟,成為一大鍋食物,這也許就是最早的火鍋了。??有人因為重慶火鍋在全國最有名,訛傳說火鍋發(fā)源于四川或重慶,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。
三、重慶火鍋發(fā)源在什么地方?
?重慶火鍋在全國最有名氣,但重慶火鍋發(fā)源于什么地方呢?
??最早介紹重慶火鍋的要數(shù)四川作家李頡人了。他在1947年《風土雜志》中寫到"吃水牛毛肚的火鍋,發(fā)源于重慶江北。最初一般挑擔子零賣小販將水牛毛肚買后,洗凈煮一煮,而后將肝子、肚子等切成小塊,于擔頭置泥爐一具,爐上置分格的大鐵盆一只,盆內(nèi)翻煎倒?jié)L著一種又麻又辣又咸的鹵汁,于是河邊橋頭一般賣勞力的朋友,便圍著擔子受用起來。各人認定一格且燙且吃,吃若干塊,算若干錢,既經(jīng)濟,又能增加熱量……直到民國二十三年,重慶城內(nèi)才有一家小飯店將它高檔化了,從擔頭移到桌上,泥爐依然,只將分格鐵盆換成了赤銅小鍋,鹵汁、蘸汁也改為由食客自行配合,以求干凈而適合重慶人的口味。"
??也有人撰文說,重慶兩江(長江、嘉陵江)江流之處的朝天門,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,回民宰牛后只要其肉、骨、皮,但卻將牛內(nèi)臟棄之不用,岸邊的水手、纖夫將其撿回,洗凈后倒入鍋中,加入辣椒、花椒、姜、蒜、鹽等辛辣之物,煮而食之,一來飽腹,二來驅寒、袪濕,久而久之,就成了重慶最早的也是最有名氣的麻辣毛肚火鍋。因此,重慶的火鍋發(fā)源于朝天門碼頭。但不管是在重慶江北,還是重慶朝天門,重慶火鍋發(fā)源于江邊、碼頭之處卻是不爭的事實了。